GIS局放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,是减少故障率,提升安全效益的有效方法,同时也是降低运维成本,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手段。其与应用可促进电力设备智能化运维的实现,通过特高频、超声波等多技术融合,实现从“被动检修”到“预测性维护”的跨越,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石。
GIS局放在线监测,在当下的电力系统运维中,通过多种技术融合运用,实现多模态融合与智能化演进的技术实现路径。主要以特高频(UHF)法为核心,超声波法为补充,辅以化学、光学及高频电流法,多技术协同体系使得在线监测更加科学、智能、高效。
其中特高频(UHF)法是抗干扰监测主力,通过捕捉300MHz-3GHz电磁波信号,GIS同轴结构形成天然波导,实现信号高效传播。避开300MHz以下工频干扰,信噪比提升60%,抗干扰性强;通过多传感器时差分析,减少误差、精准定位;高灵敏度高,可检测微弱放电。在特高压换流站、城市变电站核心设备监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。
超声波法,实现机械振动检测互补。可检测20kHz-200kHz声波信号,通过壳体振动分析放电强度。首先是抗电磁干扰,可与电气回路无直接连接,适合复杂电磁环境;其次是缺陷识别,对自由金属颗粒、悬浮电位敏感度高。但绝缘子内部放电检测受限,因此需密集布点实现全覆盖。此外采用高频电流法(HFCT)进行接地线耦合检测,通过罗氏线圈耦合接地线高频脉冲,有效实现电缆终端、GIS接地系统局部放电监测。化学法则是通过SF6分解产物分析,检测SOF2、SO2F2等气体组分浓度,评估放电严重程度,其常作为辅助手段验证电测法结果,尤其适用于长期趋势分析。
本文由陕西公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(陕西公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)小编撰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