豪华车同价位,英菲尼迪QX80是否值得?探索性价比之选

瑞安爱车人 2025-08-04 测评试驾 4492

在众多新车纷纷上市之际,当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比亚迪海豹07和理想L6时,一款相对低调的车型悄然登场。它便是英菲尼迪QX80——一款你可能在街头十年都难得一见的日系全尺寸豪华SUV。

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?英菲尼迪QX80的起售价直接达到了119.8万元,顶配车型更是接近140万元。看到这样的价格,人们可能会误以为这辆车能够横空出世,飞驰而行。然而,现实情况是:在这个时代,要想卖出“百万身价”的价格,不仅需要外观出众,性能也必须卓越。

01丨这尺寸,这排量,令人望而生畏

首先来看参数,全新QX80的车身尺寸确实庞大,车长5365mm,宽度2030mm,轴距3075mm,堪称一个庞然大物。在体量感上,它超越了理想L9、深蓝S09、腾势D9等“新能源大块头”,更上一个层次。

再看动力,3.5T V6发动机,这并非厨房里炒菜的锅盖,而是真正的高性能象征。新QX80不仅外观威猛,其动力表现同样出色——这台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采用了日产最新的VC-Turbo技术。无论是性能还是越野能力,它都表现出色。

然而,问题也随之而来:在2025年的今天,一台3.5升排量的燃油车,售价高达120万元起,是否还能令人接受?且不说其他方面,单是排量税、油耗和保养成本,就足以让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。五年前,这样的车型或许还能被视为“成功人士的象征”;如今,它更像是一个“豪华品牌的执念”。

02丨信仰充值,真金白银无需情感牵绊

不得不承认,英菲尼迪在高端SUV领域曾有过辉煌的过去。十年前,QX56的问世确实震撼了市场,当时能够与之匹敌的车型,除了雷克萨斯LX和奔驰GLS,寥寥无几。

然而,时至今日,同样是日系豪华品牌,雷克萨斯LX600已实现电气化,内饰设计也更加科技感十足;凯迪拉克早已推出IQ系列,林肯也在通过降价策略吸引消费者。而英菲尼迪,依然保持其高傲与优雅的姿态,价格坚挺,配置更新也显得滞后。

这让我想起几年前在4S店看到的一台老款QX80,销售员一脸自豪地告诉我:“这是一款‘真正懂车的人才会选择’的SUV。”我微微一笑——能够花费100多万购车的人,究竟是不懂车,还是过于执着于“别人不买我就要买”的理念呢?

当前的市场环境异常残酷:如果您不积极贴近用户,用户自然会逐渐远离。价格高昂并不意味着消费者会争相购买,尤其是在汽车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。

03丨VISTIQ的平价替代品,是否值得考虑?

提及此,不得不提英菲尼迪QX80的“平替王者”——凯迪拉克VISTIQ。尽管这台车尚未正式大规模交付,但在广州车展上的首次亮相,已令众多观众眼前一亮。其轴距甚至超过了QX80,采用纯电平台,科技配置齐全,座舱设计高端,而售价却不到QX80的一半。

您认为QX80豪华?VISTIQ在内饰用料、智能座舱和氛围灯布局方面,丝毫不逊色;您认为QX80动力强劲?VISTIQ的零百加速时间不到5秒,电动车特有的推背感是燃油车难以匹敌的。

最重要的是:VISTIQ 定位为“新美式豪华”,凯迪拉克愿意在价格上进行竞争,厂家也愿意提供资源支持。而 QX80 仍沉浸在上一个时代——依赖稀有性、个性和所谓的“豪华老钱审美”来吸引小众市场。

因此,现在真正购买QX80的人,要么是出于对品牌的坚定信仰,要么是对燃油车有着深厚的情结。

04丨定位偏差,品牌落后,豪华品牌亦难逃市场考验

英菲尼迪并非不能销售高端车型,其问题在于品牌形象未能跟上市场步伐。

当前中国市场的高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是什么?不再是过去的“车越大越有面子”,而是:科技是否足够智能?服务是否足够细致?品牌是否具有独特的调性?最重要的是,购买后是否能够保值。

近年来,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感几乎为零,售后网点稀少、车型老旧、更新缓慢、宣传不足,使得这一日系高端品牌逐渐沦为“路人甲”。我有一位朋友,之前驾驶的是英菲尼迪Q50L,车辆本身并无大碍,但提及保值率和配件价格时,他感叹“实在难以承受”。

这才是问题的关键:您可以说我信仰充值可以理解,但前提是必须有信仰的土壤。您一方面不断涨价,另一方面却流失粉丝,这样的生意显然难以长久维持。

05丨结语:QX80,一款情怀之车,而非销量之选

总结而言,全新英菲尼迪QX80可以用四个字概括:重拳出击,静谧无声。

这是一款优秀的车型,定位准确,气场十足,动力强劲。然而,它上市的时机不当,定价策略失误,面对的市场环境也不理想。

若您是英菲尼迪的忠实拥趸,预算充裕,且对大排量车型情有独钟,愿意成为少数派——那么QX80或许正是您的梦想之车。

如果您希望购买一台真正符合当前趋势的全尺寸豪华SUV,不仅预算合理、配置丰富、科技先进,还具备新能源技术,那么凯迪拉克VISTIQ、理想L9和腾势D9都是更为明智的选择。

购买QX80花费120万,更多是在致敬品牌的辉煌历史;而以60万购买VISTIQ,则是在拥抱未来的新时代。